北京302医院挂号 患儿生命的“守护神”(张鸿飞)
来源:北京302医院 咨询: 人 预约电话:15810063221
张鸿飞,主
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68年4月入伍,1974年7月毕业于上海第七军医大学,1979年到三○二医院工作。是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小儿肝病与感染性疾病学组副组长、全军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军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保健局医疗专家兼医疗组长。多次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和医疗成果奖。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曾被评为“模范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保健工作先进个人”。诊治和疑难病例的诊断以及危重患儿的抢救。作为全军小儿肝病专科中心、全国青少年乙肝诊疗中心和乙肝教育基地,该科平均每年收治500多例来自全国各地的患儿,且50%以上为疑难重症患儿。张鸿飞带领医务人员使患者3日内确诊率达到90%以上,无数近乎枯萎的小生命在这里重新吐露新芽,张鸿飞因此被大家亲切地誉为患儿生命的“守护神”。 000年3月,一名两岁的患儿因持续3个多月高烧、腹泻,继而肝脾肿大垂至腹腔,生命几度垂危。被当地医院拒收后,来到北京某大医院治疗,可住院两个多月,仍未能查明病因,医生只能按常规肝炎进行治疗。后经人介绍,患儿父母慕名找到张鸿飞前去会诊。张鸿飞通过翻阅病历,对患儿进行仔细检查后,果断地推翻了原来的结论,诊断为代谢性疾病。但由于临床症状极不典型,究竟是何种类型的疾病仍未能确定。在征得家长和医院同意后,张鸿飞将婴儿带回自己的科室进行诊疗。通过肝脏组织学全面检查,最后确诊为“肝糖原累积症Ⅰ型”。这一明确诊断,终使孩子重获新生。经过三个月的精心治疗,患儿肝脾明显回缩,肝功正常,孩子重新变得活蹦乱跳了。 张鸿飞常对科室人员说:“患儿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要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认真对待每一位患儿。”曾有一个患儿肝脏肿大,转氨酶增高,当地医院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和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硬化。两年多时间到处求医问药,由于误诊误治,病情越来越重。其父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携女慕名来到三○二医院找到张鸿飞。由于长时间使用锑剂药物,毒性致使小女孩儿头发已大部脱落,全身状况很差,而且肝脏损害严重。张主任经过认真检查,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药物中毒性肝炎,遂立即停用锑剂药物,控制铜的摄入,同时进行保肝和病因治疗。为进一步确诊,张鸿飞又为患儿进行了肝穿和病原血清学检查,结果证实自己的诊断完全正确,又一次从死亡边缘挽救回了一个小生命。 目前,我国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约1.3亿人,现症患者约3000多万人,80%-90%以上为生命早期感染所致。儿童期的肝脏疾病在不同年龄段特征也各不相同,仅靠临床症状或凭经验治疗,许多患儿得不到正确及时的治疗而延误病情,至成年时发展为终末期肝病。为攻克小儿肝病这道难题,张鸿飞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她领衔课题组连续26年对2000余例小儿肝病的临床病理学开展了系统研究,丰富了小儿肝病疾病谱,填补了国内外本领域的空白,提出了在小儿慢性乙肝和丙肝中广泛应用的临床生化指标(ALT)与肝脏病理损害的关系和规律,提高了循证小儿肝脏病学的诊治水平。该项目成果在全国多家医院和科室推广应用,并作为全国小儿病毒性肝炎诊断和治疗方案制订的依据,为提高小儿肝病的防治水平、减少成人肝病发病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68年4月入伍,1974年7月毕业于上海第七军医大学,1979年到三○二医院工作。是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小儿肝病与感染性疾病学组副组长、全军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军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保健局医疗专家兼医疗组长。多次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和医疗成果奖。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曾被评为“模范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保健工作先进个人”。诊治和疑难病例的诊断以及危重患儿的抢救。作为全军小儿肝病专科中心、全国青少年乙肝诊疗中心和乙肝教育基地,该科平均每年收治500多例来自全国各地的患儿,且50%以上为疑难重症患儿。张鸿飞带领医务人员使患者3日内确诊率达到90%以上,无数近乎枯萎的小生命在这里重新吐露新芽,张鸿飞因此被大家亲切地誉为患儿生命的“守护神”。 000年3月,一名两岁的患儿因持续3个多月高烧、腹泻,继而肝脾肿大垂至腹腔,生命几度垂危。被当地医院拒收后,来到北京某大医院治疗,可住院两个多月,仍未能查明病因,医生只能按常规肝炎进行治疗。后经人介绍,患儿父母慕名找到张鸿飞前去会诊。张鸿飞通过翻阅病历,对患儿进行仔细检查后,果断地推翻了原来的结论,诊断为代谢性疾病。但由于临床症状极不典型,究竟是何种类型的疾病仍未能确定。在征得家长和医院同意后,张鸿飞将婴儿带回自己的科室进行诊疗。通过肝脏组织学全面检查,最后确诊为“肝糖原累积症Ⅰ型”。这一明确诊断,终使孩子重获新生。经过三个月的精心治疗,患儿肝脾明显回缩,肝功正常,孩子重新变得活蹦乱跳了。 张鸿飞常对科室人员说:“患儿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要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认真对待每一位患儿。”曾有一个患儿肝脏肿大,转氨酶增高,当地医院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和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硬化。两年多时间到处求医问药,由于误诊误治,病情越来越重。其父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携女慕名来到三○二医院找到张鸿飞。由于长时间使用锑剂药物,毒性致使小女孩儿头发已大部脱落,全身状况很差,而且肝脏损害严重。张主任经过认真检查,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药物中毒性肝炎,遂立即停用锑剂药物,控制铜的摄入,同时进行保肝和病因治疗。为进一步确诊,张鸿飞又为患儿进行了肝穿和病原血清学检查,结果证实自己的诊断完全正确,又一次从死亡边缘挽救回了一个小生命。 目前,我国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约1.3亿人,现症患者约3000多万人,80%-90%以上为生命早期感染所致。儿童期的肝脏疾病在不同年龄段特征也各不相同,仅靠临床症状或凭经验治疗,许多患儿得不到正确及时的治疗而延误病情,至成年时发展为终末期肝病。为攻克小儿肝病这道难题,张鸿飞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她领衔课题组连续26年对2000余例小儿肝病的临床病理学开展了系统研究,丰富了小儿肝病疾病谱,填补了国内外本领域的空白,提出了在小儿慢性乙肝和丙肝中广泛应用的临床生化指标(ALT)与肝脏病理损害的关系和规律,提高了循证小儿肝脏病学的诊治水平。该项目成果在全国多家医院和科室推广应用,并作为全国小儿病毒性肝炎诊断和治疗方案制订的依据,为提高小儿肝病的防治水平、减少成人肝病发病率起到了重要作用